四川省有色矿冶科技有限公司
Sichuan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 Metallurgy Technology co., ltd.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顾诵芬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有色行业共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由郑州大学为主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由中南大学为主完成的“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由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完成的“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等项目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主完成的“高可靠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由西北工业大学为主完成的“大型高质量铝合金铸件控压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完成的“锌电解典型重金属污染物源头削减关键共性技术与大型成套装备”等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一直以来,有色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方针,奋力开拓耕耘,积极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其中,由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牵头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平板显示产业关键基础材料瓶颈,历经20多年的持续攻关,突破性解决了高性能ITO(氧化铟锡)靶材制备流程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卡脖子”问题,形成了完整地自主技术体系,项目产品成功应用于世界最大面板企业京东方的高世代TFT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11月4日视察郑州大学先进靶材研究中心时,高度评价郑州大学靶材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了不得”。该项目曾在2019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由中南大学阳春华教授、桂卫华院士牵头完成的“锌冶炼过程智能控制与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提出了基于生产数据特征与机理模型匹配的动态工况逐级主动分类方法,发明了动态工况下锌冶炼过程智能建模技术和锌冶炼工况动态迁移过程的智能控制技术,有效解决了锌冶炼过程中动态工况下的稳定控制难题,使锌品质量稳定达到99.996%。已成功应用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锌冶炼企业,大幅提高了对复杂资源处理的适应能力,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显著。该项目的部分成果曾在2016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降林华教授牵头完成的“锌电解典型重金属污染物源头削减关键共性技术与大型成套装备”项目。原创了世界首套阴极重金属废水源削减装备,彻底取消了泡板槽,电解车间无需再外排废水处理,在年产2万吨电解锌生产线,实现阴极重金属废水产生量减少80%;原创世界首套阳极铅腐蚀防控装备,破解阳极铅污染难题,在年产1.5 万吨电解锌生产线,实现阳极泥危废产生量减少60%以上,出入槽期间,提高电流效率 80% 以上。该项目曾在2015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据悉,2020年度获奖成果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中国力量,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尤其在应对新馆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了重要贡献。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持续产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再攀高峰,助推人民生产生活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的特点。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副主任王怀国等参加了大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持续大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与成果转化,提升有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工艺技术改造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主力军的作用,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坚持原始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行业的发展活力,加快有色金属行业的智能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有色行业的“双碳”目标。
有色行业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名单
有色行业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名单